日前,國內知名圖形化藍寶石襯底(PSS)供應商廣東中圖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沖刺科創板IPO(首次公開發行)。據招股說明書披露,中圖科技擬募集資金10.02億元,以擴大產能規模并進行產業鏈上下游研發。但其科創屬性是否過硬,能否成功登陸科創板,仍需拭目以待。
招股說明書顯示,目前,中圖科技已擁有專利35件,其中發明專利11件,實用新型專利23件,外觀設計專利1件。備受業界關注的是,上述11件發明專利中,僅4件為中圖科技原始取得,其中3件專利的授權公告日都在2020年,即2020年10月中圖科技開啟上市輔導之前。其他皆為繼受取得,且均來自于實控人陳健民控制的另一企業——東莞市中鎵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。
此外,從研發投入看,中圖科技2017年至2019年3年累計研發投入金額約1.1億元,占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3.61%。對此,中圖科技表示,研發費用率略低于同行業平均水平,主要是因為業內其他公司業務和產品較為多元化,圍繞其業務和產品線進行的研發項目規模較大,而中圖科技研發投入聚焦于PSS業務相關領域。
點評
毋庸置疑,科創板姓“科”。最新修訂的《科創屬性評價指引(試行)》,新增常規指標多維度評判科創屬性,其實是在給研發空心化的企業發出警告:通過突擊申請或購買專利、依賴技術成果受讓、虛構研發數據等方式登陸科創板,此路不通!科創板擬上市企業只有真正重視主營業務所涉技術的發明專利保護,建立和完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,才能以過硬的科創屬性獲得科創板資本的青睞。唯如此,科創板才能堅守“硬科技”定位,成為名副其實的“硬科技”企業聚集地。(吾言)
(編輯:晏如)
(中國知識產權報獨家稿件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。)